名菜集锦
  • 霜打馍

    “霜打馍”是河南民间传统甜食,“馍”即馒头。因其采用传统的挂霜技法,用料简单,制作方便,所以在豫北长垣县一带流行很广 。做好此菜的关键在于熬糖,糖汁要熬得恰到好处,否则,轻了不落霜,重了不沾馍。成菜外酥里浓,挂霜均匀,风味别致,雅俗共赏。2013年,中国烹任协会授予长垣县西西饭店的“霜打馍”为“中国名菜”。

  • 全家福

    “烩全家福”是河南名菜,有的地方也叫大杂烩,顾名思义是将经切配加工熟处理(炸、煎、炒、煮、焯水)的肉丸、香菇、金华火腿、广肚、鱿鱼、酥肉、豆腐、白菜等原料,加适量的高汤和调料,小火烩透到浓稠入味。此菜用料品种多,做工复杂而精细,色彩艳丽,咸鲜味浓,香醇适口,营养丰富,深受群众欢迎。

  • 扒广肚

    “扒广肚”是河南传统名菜,千年以来均属珍品之列。被人交口称赞,津津乐道。广肚,也称鱼肚、鱼鳔、花胶等。自古被列为“海八珍”之一。它最早记载于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一书,到了唐代,广肚已列为贡品,宋代渐入酒肆。宋代许多书籍中都有广肚的记载及菜品的介绍。

  • 三鲜铁锅烤蛋

    “三鲜铁锅烤蛋”原名“铁锅蛋”,中国名菜、河南名菜,是豫菜中独有的风味佳肴。“三鲜铁锅烤蛋”的特殊之处有三:一是烤制的工具必须使用特制的铁锅作传热媒介;二是烤制的方法必须上烤下烘,相互配合,烘烤得当;三是风味必须佐以姜末、香醋,方具有蟹黄味道而致满口鲜香。2010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长垣县学亮大酒店的“三鲜铁锅烤蛋” 为“中国名菜”。

  • 肉丝带底

    “肉丝带底”是中国名菜、河南传统的菜肴,是河南省有着“烹饪之乡”美誉----长垣县的传统名菜。选用的是长垣高村绿豆粉皮,经浸泡切丝,加入盐克、香油、焖芥茉、醋、捣蒜泥、芝麻酱等调料拌好后放入碗中,与炒好的肉丝一同上菜。当着客人的面浇在粉皮上即可拌食,是一款热菜凉吃、鲜咸味美、酸辣香冲、滑软适口、荤素搭配的经典菜肴。据说原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对此菜情有独钟。2010年6月,中国烹任协会授予长垣县豫膳苑大酒店的“炒肉丝带底”为“中国名菜”。

  • 大葱烧海参

    “大葱烧海参”是河南名菜。葱与海参应属佳配。葱又名和事草,乃辛、温之物,海参虽珍,物性有微寒,以葱辅之、和之,则海参得以显其功。此菜看似简单,其实很见功力。海参涨发要好,达到柔软、润滑却又有韧性的程度。过之则烂,欠之则脆。再则是烧,火候要够,好汤武火,收汁至浓,海参方能入味。另外,葱要用好,必是大葱,寸段之葱白,炸黄出香,才有与海参相配之口味。此菜海参明亮、软糯、稍有韧性,葱段金黄、软嫩,葱香味浓郁。

  • 红烧黄河鲤鱼

    “红烧黄河鲤鱼”是一道河南名菜,烹饪技巧以红烧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呈黄色,鱼嫩蘑香,汁浓味美。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贡品。鲤鱼,金鳞赤尾,形态可爱,肥嫩鲜美,肉味纯正,以黄河自然生长为佳。(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说的就是黄河鲤鱼。史料载:“孔子娶于宋,并宦氏。一岁而伯鱼,伯鱼三岁,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孔子荣君之职,因名子曰鲤,字伯鱼。”汉时有“就我求珍肴,全盘烩鲤鱼”的赞美诗句。宋代医学家苏颂把“脍鲤”列为“食品上味”。

  • 锅贴豆腐

    “锅贴豆腐”是中国名菜、河南名菜,早在30年代已饮誉豫北。此菜以鸡肉泥、豆腐泥,加调料、蛋清、葱椒泥、猪油、湿淀粉共同搅成泥后,抹在猪网油上,下锅煎制而成。几十年来,经过厨师们不断改进,已由常规“锅贴”演变为蘸蛋清糊后半煎半炸。成品色泽微黄而酥焦,入口即化,佐以花椒盐食之,别有风味,尤宜老人食用。2013年,中国烹任协会授予长垣县西西饭店的“锅贴豆腐”为“中国名菜”。

  • 紫酥肉

    “紫酥肉”为中国名菜、河南传统名菜,以炸的烹调技法和成菜后色紫肉酥而命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此菜以猪硬肋为主料,经过煮、腌、蒸和反复炸制而成,具有色泽棕黄,光润发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之特征,配以葱段,甜面酱佐食,其味更佳。它以色泽棕黄发紫的特点而得名,其风味甚至可与烤鸭媲美,故又有“赛烤鸭”之誉。2010年6月,中国烹任协会授予长垣县豫膳苑大酒店的“炸紫酥肉”为“中国名菜”。

  • 炸八块

    “炸八块”,又名“八块鸡”,是中国名菜、河南传统名菜。颇有韵味的“一只鸡子剁八瓣,又香又嫩又好看”的响堂报菜语,就是指此菜而言。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河道驻骅开封时曾领略过它的风味,由此闻名于世,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九通策划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