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臣题赠长垣“正宗豫菜源头,华夏烹饪之乡”墨宝始末

      

       马忠臣(中)与长垣烹协会长江榜成(左)、常务副会长张世显(右)合影

 

1994年7月,时任河南省省长(后改任书记)的马忠臣挥毫泼墨,书赠长垣“正宗豫菜源头,华夏烹饪之乡”题词。二十年来,长垣烹饪在老书记的激励关怀下,先后荣获了“河南烹饪之乡”、“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创办了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长垣烹饪技艺”被省政府列入了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了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及高品位的食博园。现有长垣籍中国烹饪大师68名;中华餐饮名店7家;中华名火锅1家;中国名菜16个;中华名小吃15个;河南餐饮名店12家;河南名菜名吃36个。“长垣厨师”也成为了河南对外输出的劳务品牌,长垣烹饪也逐渐成为拉动长垣经济的主要产业。但是,二十年前马书记为什么会为长垣题写“正宗豫菜源头,华夏烹饪之乡”呢?老领导是在什么背景下题写的?带着这些疑问, 2014年3月24日下午,我与江榜成会长应约在北京万寿路甲三号大院专程拜访了原河南省委马忠臣书记。

老书记虽已七十多岁高龄,仍精神瞿铄,身体很好,也很健谈,对烹饪文化方面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他说:“长垣这个地方自古就出名厨。其中,清末民初最有名气。烹饪技艺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要好好挖掘和传承。你们两个(指江会长和我)退下来干这个事,是很有意义的,这比宣传当地GDP、招商引资更有说服力,也是最能为人们所接受,你们这几年出了这么多书,还拍了电视剧,从文化与思想领域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在是很了不起,这无形中提高了长垣的知名度,带动了长垣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谈起长垣烹饪,自然就谈起钓鱼台国宾馆原行政总厨侯瑞轩,马书记说,侯老为长垣扬了名,他一辈子不只是研发豫菜,还融合其它菜,有创新。在历届中央领导的心目中最有名气,他主厨的菜典先后招待过一、二百位外国元首。他的儿子现在也很了不起,很敬业,现在任钓鱼台国宾馆行政副总厨,经常随国家领导人出访。说及当年(1994)在什么背景下为长垣题写“正宗豫菜源头,华夏烹饪之乡”时,老人家面带微笑,沉思一下回忆说:那个词不是我自己想的,当时有省政协林英海主席、张赤侠部长(时任省委组织部长)和宋国臣(时任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等几个老同志在陪 原西北局李副书记吃饭后,因是长垣籍厨师周尚文掌厨,谈论起长垣厨师与烹饪时,他们几个比我更了解长垣烹饪历史及文化,特别是宋国臣主任(曾任开封市委书记)说,你别看开封豫菜做的好,但开封的老一辈厨师大部分都来自长垣。谈论后,大家共同提出了这个题目,由我执笔题写了“正宗豫菜源头,华夏烹饪之乡”这几个字。

马老接着说,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干这事很好 ,很有意义。希望你们长垣把烹饪这个事继续干好,传承下去。我们表示,老书记的题词非常重要,极其珍贵,我们极为珍惜。它必将更好地激励和鼓舞我们把烹饪产业做大 、做强、做的更好。  

当我们说起正运作一本既有典故、又有菜谱《百菜百典》一书,想让老书记为该书题词时,老书记立即答应说:长垣现在已有“中国厨师之乡”桂冠了,我把原来的题词加上“中国厨师之乡长垣”再重写一下,以示对长垣烹饪传承的支持。临别时,马书记欣然与我们合影留念(上图)。

 二十年的疑团豁然解开。我们十分感谢老书记对长垣烹饪的厚爱,他激励长垣烹饪产业必将再上新台阶。针对目前餐饮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在坚持餐饮回归理性、回归大众、回归市场、回归本质的基础上,发挥品牌效应作用。五年内,全县各级餐饮名店达到100家,各级烹饪大(名)师达到100个;各乡(镇)均有中华餐饮名店、分店;部分乡(镇)创建美食街区、中华美食名镇,实现长垣餐饮行业“双百”厨乡梦。让长垣烹饪成为中原大地的一支奇葩,辉煌绽放。


技术支持: 九通策划 | 管理登录
seo seo